養出有抵抗力的孩子.jpg  

前陣子孩子兩度腹瀉加發燒  於日常飲食上也變得更加小心謹慎

日前突然想起自己去年買了這本新書 養出有抵抗力的孩子愈早知道愈安心的育兒健康常識

就順手拿來抽空好好讀過一遍 發現此書有很多值得參考的觀念與常識

也澄清一些普遍不正確的用藥及育兒觀念 是一本非常適合家有幼兒的居家必備小兒急診參考書

 

本書的幾個重要觀念包含如下:

²         大多數的疾病,小孩會靠自己的力量治癒,爸爸跟媽媽的重要任務,就是誘發孩子的「自癒力」,以及為他們提供一個健康長大的環境

²         自癒力 vs. 藥物力為9 : 1,醫生只是幫了小小的忙而已

²         孩子健康的關鍵是「水」,「能吃、能睡、能玩」 是媽媽判斷的標準

²         體溫的高低與疾病的嚴重性沒有關係,發燒別急著吃退燒藥

²         止咳、止流鼻水、止痰這些藥物,只會壓抑對抗病菌的反應,並不能治療疾病

²         腹瀉要吃的不是「止瀉藥」,而是「整腸劑」

²         不要被便便的顏色、形狀跟次數所困惑,孩子情緒不錯的話,就不必太擔心

²         抗生素就是抗菌劑,不只殺壞菌,好菌也會消滅。對病毒引起的感冒更是無效

²         先別急著糾正孩子偏食的習慣,心靈的安定比身體的營養更重要

²         「不包尿片」最好在孩子長到聽得懂大人說的話之後再開始訓練,兩歲開始也不遲

尿布不應該是由爸爸媽媽「拿掉」的 何時能夠停止包尿布,每個小孩都不一樣,

並不是早點脫離尿布就比較優秀,很晚才拿掉尿布就比較笨拙。

重要的是要配合孩子的成長,「不要慌張」「給予稱讚」「耐心等候」 (p. 141)

²         嬰兒比大人少穿一件會更舒適 (雖然嬰兒身體很小,但身上會出汗的毛細孔卻是跟大人一樣的多,所以嬰兒非常容易「出汗」。)

 

本書以淺顯易懂的插圖及文字敘述提供一般常見發燒、咳嗽、流鼻涕、嘔吐、腹瀉、便便、肌膚各式小兒疾病問題的應對方法,以及小孩常見撞到頭、傷口、誤飲、燙傷、鼻血、掉牙、中暑、痙攣、休克等的急救手冊。讀過此書後,我個人相當認同明橋醫生的觀點與作法,因為幾次帶孩子看過小兒科醫生的經驗也讓我對醫生普遍只治標不治本的作法無法茍同(有的醫生完全不對家長說明孩子的病況,只丟下一句「發燒就要趕快退燒」的不負責任說法。如果孩子發燒就吃退燒藥,那哪還需要去看醫生,我自己都會開藥,不是嗎?) 

幸好孩子與生俱有的抵抗力比大人好(有些孩子真的是被餵太多藥才把抵抗力弄差的),擁有很強的恢復力,只要後天照顧上多用心、不過度用藥,身為爸媽的也能具備基本常識且不慌張,我相信每個孩子都能成為抵抗力佳的健康寶寶。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Sonia Che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