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我目前只育有一子 不過對於性別差異與教養方式的關聯 自己以前從事的教學工作中就常有深刻體會(我相信任何從事教學工作的人也會有此領悟 畢竟教男生跟教女生真的不一樣) 就我個人經驗來說 大多數班上女孩子都比較自動自發 學業上較會力求表現(每學期前幾名永遠都是女孩子) 反觀班上男孩 全勤者較少 功課表現上大多不會特別突出 畢竟男孩子活動力旺盛 各類活動多 他們也會選擇在自己有興趣的領域上盡心盡力去發揮 而我身為導師就如同家長的心情 雖然難免會百般叮嚀與教誨 但心裡卻是真心接納並欣賞每個孩子與眾不同的地方 重要的是孩子的成長必須家長親自陪伴與參與 更要因材施教 性別差異則是教養與教學上可以參考的一個重要因素

 

²     有關個別差異(Individual Differences)研究的因素種類很多,除了性別(gender)之外,還有人格特質(personality)動機(motivation)智能(intelligence)、智商(IQ)認知學習風格(cognitive / learning style),甚至於自我概念(self-concept)、自我效能(self-efficiency)及自尊(self-esteem)等等

 如果對性別差異與教養這方面有興趣的爸媽 我個人非常推薦以下三本好書喔

 

養男育女調不同.jpg  

【養男育女調不同】(原書名Why Gender Matters: what parents and teachers need to know about the emerging science of sex differences) 2006年遠流出版  

 

此為洪蘭翻譯的一本探討養育與教育觀念的好書(洪蘭教授本身也有不少教養相關的著作) 參考此書可得知作者Leonard Sax醫生主張的一些重要教育觀念其來有自(男女生應該分班) 此書即是由最新的大腦神經結構之差別去看男女性別差異 也對現今觀察到的現象提出合理的解釋 腦大不等於聰明 (腦的大小與身高體重有關 雖然女性腦較小 但每公克組織血流量卻比男性高 且在許多重要部位 女性大腦細胞皆較大 可接受訊息也較多 且男女大腦功能分佈也不同 所以男女生處理事情的方法也不一樣喔) 只要詳讀此書就能一窺男女天生差異種種現象背後的意義及教養方式的運用

 

幸福教養.jpg  

幸福教養 讓孩子受用一輩子的關鍵幸福力

此書為親子作家彭菊仙2010年出版的暢銷教養書 細述她教養家中三個兒子(暱稱三隻小豬)十年來的點點滴滴 我個人也相當認同她的一些獨創教養觀念與作法 她是個喜歡孩子 喜歡和孩子玩 喜歡孩子愛玩的東西 喜歡和孩子動手做好玩的事情的媽媽 家中三個壯丁愛玩創意積木 不愛玩電玩 喜歡動手玩魔術 愛做家事會下廚

 

此書也提出七個關鍵幸福力 因為孩子不只要成功的生存 更要幸福的生活 教養不只應該好玩 更是一種幸福(這點我也非常認同)

 

由於坊間的暢銷親子作家以育有長女的全職媽咪居多(如:紐約瘋媽Jenny育有三姐弟;汪培梃家有貼心兩姐弟),難怪此書作者會在【教出好兒子】的推薦序裡寫到

養一個男孩的媽媽通常會因為小子難纏,就此打住;養上一男一女的,多半會深切體會到養「男」育「女」果真大大不同;養上兩個男孩的;不是在家被氣到爆腦、累到爆肝,就是往往被別人誤認為教子無方。 

於是有媽媽向我這生三個男孩的媽訴苦:教養書是不是都是寫給生女兒的父母看的?要不然也絕對是寫給「老大是女兒」的家長看的吧?否則,字字珠璣的教養智慧一移到了男孩身上,怎麼像是指南針碰到紊亂磁場,一切失靈?

 

倘若您有上述家長的疑惑 或許以下這本今年的新書可以解決您的問題喔

 

教出好兒子.jpg  

教出好兒子】(Raising Boys)男孩教養經典代表作(Steve Biddulph) 這本書是全球銷售150萬本的暢銷書 也是男孩教養的經典代表作

 

此書作者綜合荷爾蒙研究、大腦攝影等科學數據,加上個人二十餘年的家庭諮詢經驗應證,提出以下幾項重要觀點與教養叮嚀 

²         男孩肌肉量平均比女孩多出30% 男孩比較強壯 好動 à 需要大量的活動時間 

²         男孩紅血球數量超過女孩 天生比較活潑 à 協助男孩控制自己打別人 

²         男孩比女孩晚兩年發育 大腦發展也比較慢 不太擅長社交 à 多唸書給男孩聽 提升他們的語言溝通能力 

²         男孩比女孩更容易感到分離焦慮 覺得被遺棄而情緒封閉或暴躁易怒 à 讓孩子感受到父母的愛 讓他發展出內在的安全感 同時讓他的大腦學習如何親密溝通 了解生命之愛與這個世界 (作者也提出三歲之前 盡量讓孩子留在家中或減少待在托兒所的時間」) 

²         約有1/4的六歲孩童聽覺處理能力低下 無法將聽到的句子獨立成有意義的單字 而其中70%是男孩 à 建議老師用短句 而必須確定孩子了解之後再繼續往下說 此外 或許應該讓男孩坐在教室的前排座位

²         固酮會影響大腦 使男孩比較在意地位和競爭 因而容易打打鬧鬧 à 需要一套明確的規定並且知道誰是老大 給予良好 平靜 有秩序的家庭及學校環境 

²         女孩在團體感到緊張 會變得怯弱而安靜 男孩的反應則是到處跑來跑去 製造噪音 à 引導男孩從事有趣的活動(例如利用積木 形狀和珠子的結構性遊戲) 孩子的行為就不會出現性別差異

²         男孩傾向只用半邊大腦處理某些特定問題 例如拼字遊戲或填字遊戲 女孩則是左右腦並用 à 唸書給他們聽 跟他們說故事 解釋周遭事物 特別是一歲到八歲這段期間 

²         女孩先發展「精細動作協調」 男孩先發展「粗略動作協調」影響小學初期所需的精細動作技巧 像是如何握筆和拿剪刀 à 直到他們熟悉如何握筆書寫 如何使用剪刀等技巧 再送他們上小學 

²         男孩比較容易衝動行事 先做再說 不考慮後果 à 經常以和善的態度和他們談論一些可能的方式 選擇 解決問題的方法 以及生活中碰到一些狀況時可以怎麼處理 

²         幼稚園裡 男孩比較不會注意新朋友 女孩則會注意並和他們做朋友 à 培養孩子的社交能力 讓他們知道如何交朋友 加入遊戲或對話 

 

另外 此書作者提出男孩成長三階段

u        出生到六歲(啟蒙階段) 學習愛的階段 六歲以前性別差異不太重要需要給予大量的愛和安全感需要更多的溫柔笑容及身體的親密接觸

u        六歲到十四歲(學習當男生) 父親影響最深遠的階段  發展技巧和能力,培養善良的個性和玩興,幫助他成為健全的人

u        十四歲之後(成為男人) 除了父母之外 需要其他教導者及成人關心的階段  藉由參與更多的成人團體,學習技能、責任感和自我尊重

 

其中四歲十四歲都是需要特別注意的年齡(參考本書第二章及隨書附贈之好兒子成長MEMO)

另外 因為男孩和女孩的大腦差異 本書作者建議男孩應該晚一點上小學喔(參見本書第四章)

 

書中也提到 男孩天生條件就和女孩不同先天條件差起跑點較晚父母教養需求比重不同教出好兒子的關鍵在了解不同成長階段該怎麼協助男孩欣賞他們的男子氣概塑造成好的人格特質

 

此書涵蓋所有教養男孩各方面的正確知識及觀念作法 不論您身為家長老師 都可以在書裡找到你所想知道的答案 是非常值得一讀的新書

個人註解 以上三本書都各有特色 我不只能從腦科學及心理學研究結果 也能從彭媽咪的教養經驗中得到一些應證與好的建議 進而肯定我的教養方式(我堅持自己帶孩子 給孩子愛與安全感 每天唸故事書 陪孩子玩遊戲 ... 等等)  也解決我對孩子未來教育規劃的疑惑喔 (給所有愛孩子的媽咪請相信自己的直覺是對的 因為只有妳最了解自己的孩子 也只有妳給孩子的愛與幸福教養對孩子來說才是最好的)

 

²         都是基因惹的禍?

順道一提 一般人常會流傳一些老一輩 沒有證實的說法 當然其中也包含跟遺傳 或所謂「基因」 相關的諸多揣測 在此推薦以下這本好書 

幸福的答案_基因知道.jpg  

幸福的答案 基因知道(村上和雄 / 2006年出版)

 

博客來連載 http://www.books.com.tw/books/series/series9861361154-3.php

 

此書特別針對一般的說法提出科學的證明與反證 於書中第三章就有一段提到:「開啟基因的要素有三個 那就是遺傳基因本身、環境心態 其中最容易讓人誤解的 大概就是遺傳因素吧」 … 常會有人某方面很弱 就容易推拖說:「這是父母的遺傳 沒辦法」 雖然說頭腦好壞和運動能力多少與遺傳有些關係 但這並不表示我們體內沒有優秀的基因喔(我們有 只是沒有開啟而已) 天才是因為代代相傳的遺傳基因 在某個契機下突然被開啟而產生的 「歹竹出好筍」就是這個道理 而天才的子女大致都是平庸的 或許是因為這種有才能的基因會輪流開或關吧 … 基因是不會老去的 十幾歲的時候與八十幾歲的時候除了少數例外 基因都是一樣的 … 如果一直都過著平凡的生活 人的基因一生都不會有太大變化… 

有人會說:「這是上了年紀才生的小孩所以體質比較弱 」 但其實 基因是不會老去的 所以年輕時生的小孩比較聰明 五十歲時生的小孩比較笨 這種說法是不存在的

 

人類不管到了幾歲 都有足夠的能力讓自己的才華開花結果 只要對某件事有足夠的熱情和實踐力成功可能性絕不會是零 認為自己做不到的心態 才是成功的唯一阻礙 相反地 若是想要誘發出潛能那麼任何時候都不會嫌早 站在這個觀點來看 胎教的確很重要 

其次 每個人的基因都不一樣 這也是很重要的 父親的數學很行 並不一定表示子女就適合朝理工科系發展同樣的 也有數不清的案例顯示 即使整個家族都沒有人展現過什麼藝術才華 後來照樣出現了藝術家

 

還有 一般我們都認為 智商很高的父母結婚後通常就會生下智商比較高的孩子 但其實不然 這樣反而比較容易生下智商比父母低的小孩 相反的 智商很低的兩個人結婚之後 生下智商高人一等的小孩的機率比較高 確切原因目前還不得而知但基因似乎有一種朝平均值發展的傾向 … 所以 不是智商高的在一起就好 或是智商低的彼此結婚比較有利 而是各種組合都有相同的機會 只要巧妙的把基因調到開啟的位置 任何人都能喚醒螫伏在自己體內的卓越能力 (p.138 – p. 141)

後記 隨著現今科學研究慢慢打開基因與腦科學的奧妙 人們也能更加了解並採取適當的教養觀念與作法  寫完本文時 我突然聯想到最近電視播了一則有關基因與生男生女的新聞 其主旨為 根據美國的研究 美女通常容易生女兒 而外貌較平庸的媽媽比較容易生兒子 我相信很多媽咪看到這則新聞都會有種矛盾的心情吧 (姑且一笑置之其實 這種感覺不就如同前段所提「智商很高的父母結婚後 反而比較容易生下智商比父母低的小孩 相反地 智商很低的兩個人結婚之後 生下智商高人一等的小孩的機率比較高」 您說是不﹖

 

不過 記得幾年前 我曾在英國報紙讀到一則新聞文中也提到有關生男生女的一項研究數據 每養育一胎男嬰 母親會減少一年以上壽命 而養育一胎女嬰 母親反而會增加近一年的壽命 這點我則姑且信之 畢竟整體來說 生養男孩的確必須耗費較多體力與心力 而女孩通常較會幫忙母親分攤家務及照顧弟妹 從這點來看的確較為合情合理 這也難怪 我以前的一位外國男同事會說 如果能生一男一女(湊個好字) 姐弟比兄妹來得好(因為姐姐通常比較會照顧弟弟) 如果生一對同性別的孩子 他認為姐妹又比兄弟來得好(因為大多數姐妹感情都比兄弟好而且因為他自己就是個男孩子 也有姐姐跟弟弟 非常了解養育兩個男孩子是件辛苦的差事) 我想不論如何  撇開中西文化差異(因為台灣普遍是個比較重男輕女的社會) 這位定居台灣的外國人的想法其實算是蠻符合現今性別差異研究的結果喔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Sonia Che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